音乐市场太畸形?不应该榨干有才华的歌手

日期:2018-11-06 17:38 来源:中国网 作者:王琳
李荣浩

  李荣浩

华晨宇

  华晨宇

  音乐产业像一块虚幻的蛋糕,有的人分不到一粒残渣,有的人却因为被塞下太多蛋糕而肠胃不适。

  10月20日,华晨宇在左立的婚礼上和2013年同期的朋友们轻松地交谈着,对于他来说,这一次的伴郎团活动是他数年来难得轻松愉悦的一个晚上。在鸟巢演唱会打着封闭上阵以及与经纪人的争执过后,即使是婚礼这样稍显吵闹的一个场合,对他来说也是一种难得的休息。

  一个月前,一份华晨宇2018年的工作行程被公开,从1月到10月,几乎每一天都在路上。自从2018年夺得《歌手》第二季的亚军(鉴于冠军由英国歌手Jessie J夺得,华晨宇可被看作是中国歌手里事实上的冠军),跃居中国认知度最高的歌手之列以来,华晨宇的疲倦与日俱增。他从2107年开始出现耳鸣的症状,健康状况并不乐观,这样的情况也导致了华晨宇歌迷与经纪公司的对立情绪。这种情绪在一份疑似记录着经纪人指责华晨宇不够自律和勤奋的录音被公布之后被彻底地引爆了,艺人不得不发布微博,希望歌迷息事宁人。

  在工作和活动剧烈增加的2018年,华晨宇10个月以来,只发布了《夏之旅》和《寒鸦少年》两首,以及曝光了鸟巢演唱会首唱的三首新歌《斗牛》《降临》和《新世界》,第四张专辑迟迟未发。

  李荣浩的新专辑再也无法在豆瓣评分上追上几年前的自己,2015年在《我是歌手》踢馆成功后,他也陷入了工作扎堆的泥潭。随即推出的第三张专辑《有理想》遭遇大量恶评。作为一个以风格独特的优质创作走红的歌手,一张评分仅有6.6分的专辑着实令人难堪,但这还没完,2017年的四专《嗯》评分更是进一步滑落到了5.7,跌破及格线。听众们对他在忙碌的缝隙中写出来的那些歌曲感到审美疲劳,而一些糟糕的现场演唱也让人们对他的唱功争议不断。直至今年,他的五专《耳朵》才又回到了7.5分的品质线上。

  华晨宇的状况虽然令歌迷心疼,但对于这个行业中的大部分从业者来说,却值得艳羡。与他师出同门,来自2007年首届快乐男声的十三强选手陆虎,自2004年首次参加电视选秀以来,等待了14年,才终于凭借年度爆款剧目《延禧攻略》的片尾曲《雪落下的声音》成为一名为人熟知的歌手。即使所有的演出都只要他唱这同一首歌,但这毕竟能够确保一位歌手在几年内充足的演出机会和收入。

  2009年在《快乐女声》拿下前四的郁可唯,早已被认为是国内唱功位居前列的女歌手,但人们对她的认知也始终停留在《小时代》的宣传曲《时间煮雨》上,根本无暇触及她的更多才情和作品。对于大部分靠贴片走红的歌手来说,将一首歌唱到自己都要吐,就是等待着他们的命运。许多因为一到两首歌曲走红的歌手们都曾经提到过自己对于成名作的复杂感情——例如赵雷:自从他在2017年将《成都》带上电视节目以来,他一整年都在赶场、上台、唱《成都》。赵雷在纪录片《我的时代和我》中坦言:“我害怕《成都》”。他希望自己能有更多的歌被人接受。在《成都》爆红之前,他在音乐节的演出中,歌迷常常能合唱他的每一支作品,而在这之后,他的演出往往要面对黑压压一片只听过他一首歌的观众。

  然而相比于忙碌不堪的一线歌手和唱一首成名作唱出工伤的知名歌手,在这个行业的底部默默混迹和创作的音乐人们却必须忍受着音乐创作的高昂成本和低额回报。当音乐节目《梦想的声音》第一季开播时,选手中还有相当比例的真正素人,而到了第三季,几乎完全由尚未成名的职业音乐人组成,为了争取在电视上露脸的机会,许多选手不惜花费高价制作自己的翻唱版本。

  从90年代开始便在音乐行业担任统筹、经纪工作,现任老牌唱片公司滚石唱片北京部门总经理的黄先生,在谈到自己从业20余年的感受时感叹道:“艺人真可怜。”在漫长的职业生涯中他带过的艺人上至超级巨星张国荣,下至那些籍籍无名的小歌手,洋洋洒洒近百人,但快乐的没有几个。这还算是在滚石呼风唤雨的黄金年代,如今,音乐产业的市场规模和运营模式前所未有地混乱,歌手的成名与否越来越成为一门玄学。令他疑惑的是,现场巡演的圈粉效果越来越小,反倒是来自抖音翻唱的流量回馈为几个新歌手带来“999+”评论(注:评论数超过999条)的单曲。过去的经验不再适用,黄先生也十分头痛,但他苦笑着说,自己毕竟是拿着工资的管理层,而艺人不演出就没有饭吃。

  无论音乐产业的规则如何变化,从业者中头部的疲劳和底层的焦虑总是不变的。“成名”这件事,恰好可以套用钱钟书先生对婚姻的经典比喻——它就像一座围城,外面的人想进来,里面的人却想出去。未能成名的歌手梦想着有朝一日能登上更大的舞台,而真的成了每天都有通告的巨星,却又连好好睡一觉都成了奢望。在音乐产业中,几乎没有中间状态的人。他们不像演员那样没有电影还有电视剧、没有电视剧还有网剧、没有网剧还有舞台剧。在唱片早已卖不出去的时代,没有名气的歌手就没有演出,没有演出,他们就干不下去。

  音乐产业像一块虚幻的蛋糕,有的人分不到一粒残渣,有的人却因为被塞下太多蛋糕而肠胃不适。想要成名的音乐人们如过江之鲫,却只是为了跳进另一个消耗自己的修罗场,描绘出一幅“众生皆苦”的场面。而他们在这样的苦楚中创作出来的作品,许多听众也并不领情。前些时间微博上流行着“将军孤坟无人问,戏子家事天下知”的说辞,延续着旧社会以来人们对艺术创作的轻视。他们始终觉得艺术创作的成本很低,回报却太高。而吃着这碗饭的艺人们,却没有人敢吭一声。

  音乐工业的围城之态,只是整个娱乐行业甚至大多数现代行业的一个缩影,但它其中的细节却比很多行业都要极端和残酷。音乐人们一边要应对行业内部的激烈竞争,另一方面还要面对其他娱乐手段的冲击和社会整体的偏见。随着流媒体音乐时代的到来,中国的音乐市场前所未有地扩大了,但音乐人们从中获得的红利却难以体现。不红的艺人难以从流量中得到分成,而走红的那些又极度忙碌无法认真创作。如果没有更公平的分配,更少的敌意和对作品更负责任的态度。那么华语音乐就只是被资本和流量裹挟着,从一度毁灭的边缘冲向另一个极端。最终这场混乱的狂欢能留下的,其实什么都没有。